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现将《长春工业大学“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
附件:长春工业大学“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中共长春工业大学委员会
2013年3月20日
附件:
长春工业大学“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和《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广大师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活动目标
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深刻领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投身实践,为把祖国建设好、发展好而努力奋斗。
三、活动时间
2013年3月末至12月末
四、活动内容及组织实施
1.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征文大赛。围绕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坎坷追梦历程的深刻启示和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广泛发动广大师生讲述自己亲历亲见的“中国梦”,用文章记录和表达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强化师生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认识,树立以实干兴邦精神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牵头部门: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离退休工作处、团委)
2.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宣讲活动。结合师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问题,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邀请专家学者解读“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宣讲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辉煌成就、宝贵经验和前进方向,教育和引导师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牵头部门: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
3.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结合纪念“五四”运动94周年、新中国成立64周年,举办“同铸复兴路,共圆中国梦”校园文艺展演;组织开展“放飞梦想,励志青春”电影展播、书籍推荐、歌曲传唱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牵头部门:团委)
4.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深入西部、深入农村、深入一线,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感悟由千万个“中国梦”组成的民族梦、时代梦,采撷征集有代表性的“百姓梦想”,通过鲜活生动的实践让学生把自己的梦想与伟大的“中国梦”自觉而紧密地结合起来。(牵头部门:学生工作处、团委)
5.组织开展“大美中国、最美家乡、美丽工大”主题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通过大学生的独特视角和全新创意,对充满激情、充满艰辛、充满希望的“中国梦”进行形式多样的演绎,丰富“中国梦”的时代内涵,展现“中国梦”的强大凝聚力,提升学生群体的文化追求。(牵头单位:信息传播工程学院)
6.组织开展典型的培育选树和宣传活动。结合第四届“感动工大”评选活动和“双十佳”大学生评选,认真抓好先进典型的培育选树工作,表彰和宣传热爱祖国、践行梦想、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师生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传播放大“中国梦”凝聚起来的强大精神能量,激励广大师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作出贡献的栋梁之材。(牵头部门: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
7.组织开展“我的梦·中国梦”网络文化活动。充分运用校园网、红网“励青苑”、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新媒体技术,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唱响新媒体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引领平台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开发新媒体的功能与作用,努力把新媒体打造成广大青年学生新的网络精神家园。同时,完善各级团组织专属网络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团属传媒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力,努力打造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网络文化。(牵头部门:团委)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学校各级党团组织要深刻认识到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要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设计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推动此次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2.广泛宣传,深化影响。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和校报、广播、宣传栏等多种途径,根据不同时段的活动内容设计相应的宣传方案,传播“中国梦”的正能量,做到日常宣传不断线,重点宣传掀高潮,为主题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明确责任,有序推进。各级党团组织要处理好主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既要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受教育面,又不影响师生正常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秩序。要重点做好主题教育活动的各项预案,落实措施和责任,积极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确保主题教育活动的顺利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