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七讲七进”宣讲模式,按照《中共吉林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和《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决定在全校开展“筑梦讲理”理论宣讲微视频大赛,现将活动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着眼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用“小故事”阐述“大道理”,用“小切口”洞悉“大主题”,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助力新时代新征程中吉林全面振兴发展。
二、征集对象
活动面向全校在校师生征集宣讲微视频。各部门、各单位集中组织报送作品,每类作品不超过1个。
三、活动时间
(一)征集阶段:12月2日—12月12日
(二)评选阶段:12月16日—12月20日
四、宣讲形式
参选作品以微视频形式,通过真人真事、真情实感开展作品创作。分为理论类、故事类、曲艺类、历史类。
(一)理论类:以微视频形式生动解读党的创新理论,重在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参考视频:《筑梦天空之城》《新时代“卖炭翁”》《中老铁路的声音》)。
(二)故事类:通过通俗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镜头语言,真情讲述党的创新理论直达人心的精神力量(参考视频:《青春,不以山海为远》《“看你们的日子过得好,我高兴”》《我与航天共成长》《和我到沙漠去看海》)。
(三)曲艺类:通过二人转、拉长戏、快板、相声、开放麦、小品等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参考视频:《宁夏人最念党的恩》《理论走“晋”来》《冬训场上的夫妻兵》《承诺》)。
(四)历史类:对吉林历史文化的宣讲,通过讲述吉林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历史、认知吉林,增强文化自信,挺起文化脊梁,提振精气神。该类别视频表现形式不限(参考视频:《一梦跨前年》《成语里的中国》《巍巍“中国”》)。
五、宣讲内容
(一)理论类、故事类、曲艺类紧扣学习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吉林的生动实践,全力聚焦新时代吉林发生的巨大变化、取得的骄人成绩,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在回顾伟大历程中弘扬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而努力奋斗。
(二)历史类要紧扣吉林历史发展脉络,弘扬吉林历史文化,着力倡导广大干部群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既可以讲述千百年来各民族在白山松水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历程,也可以讲述近代中华儿女在吉林大地上抵御外侮、争取独立的英勇事迹等,引导广大师生以史为鉴、把握当下、团结奋进,共谱吉林发展新篇章。
(三)导向正确、深入浅出、说理透彻,有思想有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接地气聚人气;真实可信、生动感人、富有特色,有深度有温度。
六、视频要求
(一)时长:各类作品不超过5分钟。
(二)格式:MP4标准格式,画面质量1080P,音频电平小于等于-6dB,瞬间不超过0dB,视频大小控制在2G以内。
(三)字幕:视频应标有中文简体字幕,位置不得超出画面以外。
(四)片头、片尾:视频可根据自身内容需要制作片头、片尾,片头注明宣讲主题、宣讲人,片尾可注明出品单位、主创团队和个人。不得添加水印标识,不得插入商业广告。
七、作品版权
参选作品的报送者必须对作品享有完整版权。作品必须为原创,可以部分取材于公众视频素材进行创造性编辑制作,但不得超过作品总时长的四分之一。根据中央有关文件规定,参选作品不得出现党和国家历代领导同志影像、照片、音频等内容。所使用的画面不得存在肖像权和版权等方面的争议。提交作品时需一并填写承诺书,如发生侵犯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行为,将取消该作品评选资格,相关作者三年内不得参赛,所涉及法律责任由作品报送者自行承担。
八、宣传展示
本次赛事所有作品一律不退稿,一经投稿则代表作者默许该作品在大赛宣传平台(吉林卫视“好好学习”栏目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吉林学习平台)展示。所有获奖作品,主办方有权在全省各类媒体公开宣传展示。
九、投稿方式
各单位参赛作品分团体和个人两种形式,各单位每个类别限报1个。填写《报名表》,将报名信息发送至指定邮箱(邮箱内只报送盖章签名后的PDF格式《报名表》),报名表中需填写承诺书并标注参赛作品的网盘地址(需将视频及宣讲稿文字版一并上传),文件以“宣讲视频:类别——名称——单位(个人姓名)——联系方式”为命名。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12日17时。
联 系 人:侯姗姗
联系电话:85716133
报名邮箱:306420019@qq.com
附件:2024年“筑梦讲理”理论宣讲微视频大赛报名表
党委宣传部
2024年12月2日